第五十章
關燈
小
中
大
◎。◎
“胡”、“西”、“番”、“洋”, 哪一項用來命名漢朝引進的外來作物?①
嬴政果斷地選了“胡”。
此前水鏡提過明朝引入的美洲高產作物之一“番薯”,所以“番”姓先被排除。
西瓜是唐朝末年引入,“西”姓也要存疑。
剩下的“胡”與“洋”有什麽區別?
洋, 顯然有著走水路的含義。排除法之後, “胡”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。
水鏡:
【公布答案, 應該選A“胡”姓。讓我瞧瞧彈幕, 絕大多數觀眾都選對了。
來看一組“胡”姓外來作物的例子,放圖片1-6.JPG。
胡瓜(黃瓜)、胡蒜(大蒜)、胡麻(芝麻※)、胡豆(蠶豆)、胡蘿蔔、胡椒。
這六種都是如今餐桌上的常客,前四種在張騫鑿空西域時被引入中原, 後兩種在唐朝年間引入。
為什麽今天對它們的習慣性稱呼有所不同?前四者慣稱其括號裏的名字,而後兩者繼續冠以胡姓呢?
謎底就藏在傳入時間裏。前四者在漢朝傳入,後兩者在唐朝傳入。
從漢亡到唐興, 兩個朝代間隔了近四百年。期間經歷了混亂的三國、魏晉南北朝,還有隋朝。
其中, 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崇胡重夷, 繼而下令避“胡”諱。《太平禦覽·趙錄》所記載的“ 石勒諱‘胡’,胡物皆改名。”
胡姓的外來農作物們也沒逃過這輪改名風波。
相似改名風波在隋朝又來一次。在杜寶的《拾遺錄》中可以找到相關記錄, 比如“隋大業四年避諱, 改胡瓜為黃瓜”。
經過這兩輪的避諱, 漢朝傳入的外來“胡姓”農作物就有了我們如今熟悉的名稱。
此前提到走陸路從西邊傳入農作物的朝代, 一集中在漢朝,二是在唐朝。唐朝年間引入的物種逃過了前兩次的避諱, 也就繼續著“胡”姓。
做個歸納, 胡姓農作物, 多是從北方或西北而來。其引入中國時間早, 大部分在漢朝年間。
再看選項C“番”姓, 它是繼“胡”姓之後, 另一大外來農作物家族。
恰如廣為人知的“番薯”,此類作物多是美洲傳來的,時間集中在明朝年間。像是番茄、番豆(花生)、番麥(玉米)、番椒(辣椒)等等。
這一批農作物的命名較為駁雜。因為引入時缺乏統一的書面語,各自都著不同地區的別名。以辣椒舉例,它又被叫做海椒、辣子、辣角等等。
從命名方式或能看出“胡姓”與“番姓”農作物的引入方式不同。前者起於張騫鑿空西域,獲得大漢朝官方支持,命名較為統一。
後者起於歐洲船隊抵達明朝,從民間多點散發式引種。
真正成規模種植需等到清朝年間,在很長一段時間內,其名稱是各地各叫各的。
人過留影,雁過留痕。不同朝代的氣象與底色亦會留存於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中,從外來農作物的命名之中窺得一二。】
鏡前,嬴政與朱元璋不約而同地點頭。
兩人立刻開始思考,由大秦/大明主動引入的農作物該冠以什麽稱呼呢?這個問題記錄下來了,繼續看視頻。
【再看B選項。比起“胡”與“番”,西姓農作物遠稱不上望族。
舉例唐末傳入的西瓜、明朝傳入的西番菊(向日葵),清末傳入的西蘭花,它們的原產地不一樣且傳入時間也不同。西姓家族成員就像是大雜燴,共同點是都是從西邊來的。
最後的選項D“洋”姓,它就很好理解了,是與西洋傳教士的活動相關。
類似於洋芋(土豆)、洋蔥、洋莓(草莓)、洋橄欖(油橄欖)等等,這些作物有些早就傳入中國,但一直沒有引得重視,在文獻中罕見其身影。時至清朝,它們才開始逐漸活躍於餐桌上。
除了以上四大家族外,還有一些外來稱呼。
最有名的是張騫帶回來的葡萄與苜蓿,分別是古時大宛語bu-daw與buk-suk的音譯。
現在大致了解了農作物的命名方式,再把鏡頭轉回張騫鑿空西域。
漢武帝建元三年(公元前138年),張騫啟程向西而去。他出使西域的最初目標並非帶回新物種,而是奉劉徹的旨意,要去聯合大月氏一起對抗匈奴。
談到對抗匈奴,很多人會比較秦漢兩朝。
始皇三十二年(公元前215年),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拒匈奴。後來秦朝又征徭役修建了秦長城將其攔截於關外。
對於此事,《史記》有載,始皇帝之所以做此決策,與聽聞前燕國術士盧敖做出讖言“亡秦者,胡也”有關。
彼時,始皇帝已經踏上求仙之路,但解讀他的政令時不可一味歸於迷信之說,荒唐地認為他會為一句讖言就發兵北征。
出兵與造長城,其實與當時的局勢相關。
六國已經被滅,理論上哪一股勢力會對大秦造成威脅?
將「胡」字解讀為北方的匈奴胡人,符合一般正常邏輯。
我們已經知道秦漢時期處於暖期,而且在秦朝末年氣溫不斷穩定上升。
這種環境對中原王朝是風調雨順的好日子,對於北方勢力也一樣。匈奴能在草原上獲得更多食物,以而有力量變得越來越兵強馬壯。
回溯歷史,匈奴確實在秦滅漢興之際不斷發展壯大。
換句話說,秦始皇北抗匈奴的策略大方向上頗有前瞻性,而不是聽了讖言後的糟糕決定。
現在有人說漢朝的匈奴比秦朝的兇猛,所以秦始皇壓根就不用興師動眾去對抗匈奴,這就是典型的倒果為因。
假設始皇三十二年,秦朝沒有在匈奴勢弱時對其迎頭痛擊,誰能保證在氣候穩定的溫暖期匈奴不會迅速壯大?
令人唏噓,此“胡”的威脅被滅,但彼“胡”的危害難測。一語成讖,似逃不出的預言宿命,秦朝終是亡在了胡亥手中。】
嬴政瞧到這裏,不免又想起胡亥在歷史上的狠毒又愚蠢行為。此子如今仍舊天真,但那股活潑勁頭被他布置的一堆功課淹沒了。
還不夠,明天起再多加些功課。
嬴政被“亡秦者胡也”再次紮心,覺得對胡亥的教育可以更多一些。
從書本課業發展到實踐,讓胡亥深切認識秦朝一統天下的不易。敢搞破壞的皇子,就等著被大義滅親。
再把關註點放到給出這句讖言的盧敖身上,將其祖籍與名字都給記了下來。
如今不搞修仙問長生了,但不甘心讓術士們就此悠哉度日,總得把他們給充分使用起來才好。
怎麽用呢?
嬴政心裏已有大致方向。
之前聽咕咕講丹藥有毒,術士們煉出的元水是讓屍身不腐,而非讓活人青春永駐。
這給了他一些靈感。
換個角度看,術士們頗有創造性才能搞出讓屍體防腐爛的方法。那就別浪費其探索本領,圈定一些於國家發展有利的方向,讓他們去搞發明。
事情要一件件辦,等把具體如何使用方士的方案擬定後,再召其入鹹陽。
眼下,將關註點放回張騫西域行,此子最初出使西域的軍事目標達成了嗎?
水鏡:【張騫帶著一百多人的隊伍,懷揣聯合大月氏共同禦敵的使命踏上了河西走廊。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匈奴騎兵,百人隊伍被俘。這批人被匈奴關押了,一關就是十年。
十年後,匈奴的看守們終是放松警惕。
張騫帶著屬下開啟了大逃亡之路,他仍未忘記最初的使命。終於抵達大月氏國都,可是勸說一年多也沒令其君王同意聯合剿滅匈奴的計策,只能無奈離去。
在返回大漢途中,他再次被匈奴抓了,又被關了一年多。後來匈奴發生了繼承王位的動亂,他才得以再次逃脫。
時隔十三年,張騫重返大漢。出發時的百人隊伍,只剩張騫與祖籍匈奴的翻譯甘夫活著回到長安。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
盡管最初的出使目標未能完成,但是此次外交之行途徑西域多國,在歷經劫難後獲得了各種詳實數據,例如地形地貌、風土人情、人口兵力等等。
這些實地考察所得是無比珍貴的情報,為大漢後來的抗擊匈奴與西征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說回新物種,張騫也把它們帶回了長安,豈止是給人多了幾種吃食。
此處放一張表格,需要者截屏,列舉出了漢朝絲綢之路上的新物種。表格1.JPG
比如苜蓿,它的生長能力極強。開始是作為飼養馬匹的上佳飼料,而後來在災荒年間也被用作救災食物之一。
再如芝麻。
可能有觀眾留意到了,我在引進芝麻的括號裏打上了一個※號,因為芝麻的原產地有爭議。
在過去的文獻認為它是從西邊引種的。
比如北魏的《齊民要術》中記載:“胡麻,漢張騫從外國得胡麻子。”
又如宋朝沈括在《夢溪筆談》中寫到“漢使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,故名胡麻。”
二十世紀五十年代,考古證據卻表明芝麻在中國的生長歷史遠早於漢朝。
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與杭州水田畈遺址,都發現了炭化芝麻籽粒,其距今約四千五百多年。
由此可見,早在張騫出使前,芝麻已經在中國生長了。
且不論起源地,此處要說由它在漢朝悄悄引發的一場烹飪革命——芝麻油,從漢朝起逐步登上歷史舞臺。
先秦時期,人們的主要烹飪方式是烤、煮、蒸。
其中也有用到“油”,當時多稱之為“膏、脂”,是取用動物油。
等到了漢朝,人們開始利用起了植物榨油術。芝麻油被制作出來,最初被用到軍事領域。】
嬴政眼睛一亮,這事要細說!
就聽水鏡子播放著:
【《三國志》記載:“孫權至合肥新城……灌以麻油,從上風,火燒賊攻縣”。麻油作為火攻輔助武器登場。
《齊民要術》描述了漢朝榨油使用芝麻、麻籽、蕪菁等植物。它也記載了目前可查的中國第一道炒菜,即銅鍋例做出的芝麻油炒雞蛋。②
不過,炒菜的普及過程很緩慢。
一方面是榨油術不夠成熟,另一方面受限制於無法低價規模性生產導熱性好的炊具鐵鍋。
直至宋朝,炒、煎開頭的食物才越來越多,而用到的食用油也多是芝麻油。
《夢溪筆談》:“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,不問何物皆用油煎”。
也許,有人好奇古今大不同。
如今吃的食用油多見大豆油、菜籽油、花生油、玉米油等,為什麽芝麻油能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獨占鰲頭?大豆從先秦就開始廣泛種植,大豆油在古代怎麽不是油王呢?
原因簡單,這取決於植物本身的含油量與當時提取油脂的技術水平。
明朝末年的《天工開物》對各類常見含油作物進行研究分析。
以當時的技術,測出含油量排在榜首的是芝麻51.8%,而大豆只有15.6%。換算成出油率,芝麻是33.3%,大豆只有7.5%。③
這就是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,植物食用油多用芝麻的原因。
元朝,越冬型油菜傳入中原。
菜籽的出油量雖不及芝麻,但也能到25%。漸漸,菜籽油也占據了食用油市場的部分份額。
等到清朝時期,情況發生了變化,含油量相對較低的大豆後來者居上了。
憑什麽呢?
自然是憑借榨油技術升級。有關古代榨油術的變化,涉及機械制造,就是另一段故事了。
關於大豆,它能引出的不只是機械變革史。
本集加更閑聊的一桌菜,僅剩最後那盤皮蛋豆腐沒有講,而豆腐亦是使用大豆作為原材料制作而成。制豆漿易,制豆腐就需神奇技術,需打開化學世界的大門。
既然有關大豆的故事一兩句講不完,會分散到之後的視頻裏再談。
我真沒有隨意挖坑。請大家期待下個新主題《砸開煉丹爐,扒一扒神秘的古代化學》。
下集見。】
嬴政緊握毛筆,只覺一股氣不上不下地卡在嗓子眼。他期待的具體煉油方法,竟是被放到了以後再談。
不僅如此,前幾天靈光一閃把豆漿給磨出來了,正想要聽聽大豆的其他妙用。為什麽這集視頻偏偏斷在此處?豆腐實圖已經放出來,具體制造方式也要等下集揭秘。
七天,還要等七天才能看到下一集更新。
化學又究竟是什麽玩意?
夜半三更時,嬴政只想大喊:催更!
作者有話說:
①農作物名稱演變,參考《從中國常見農作物的漢語別名看其產地及輸入》,陳朝鮮,期刊《農業考古》2011年01期
②《齊民要術》:
“收子壓取油,可以煮餅。一傾收二百石,輸於壓油家。”
“打破(雞蛋),著銅鐺中,攪令黃白相雜。細軍蔥白,下鹽米,渾鼓。麻油炒之。甚香美。”
③植物油與動物油的使用資料:《中國制油史》,何東平, 袁劍秋, 崔瑞福主編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胡”、“西”、“番”、“洋”, 哪一項用來命名漢朝引進的外來作物?①
嬴政果斷地選了“胡”。
此前水鏡提過明朝引入的美洲高產作物之一“番薯”,所以“番”姓先被排除。
西瓜是唐朝末年引入,“西”姓也要存疑。
剩下的“胡”與“洋”有什麽區別?
洋, 顯然有著走水路的含義。排除法之後, “胡”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。
水鏡:
【公布答案, 應該選A“胡”姓。讓我瞧瞧彈幕, 絕大多數觀眾都選對了。
來看一組“胡”姓外來作物的例子,放圖片1-6.JPG。
胡瓜(黃瓜)、胡蒜(大蒜)、胡麻(芝麻※)、胡豆(蠶豆)、胡蘿蔔、胡椒。
這六種都是如今餐桌上的常客,前四種在張騫鑿空西域時被引入中原, 後兩種在唐朝年間引入。
為什麽今天對它們的習慣性稱呼有所不同?前四者慣稱其括號裏的名字,而後兩者繼續冠以胡姓呢?
謎底就藏在傳入時間裏。前四者在漢朝傳入,後兩者在唐朝傳入。
從漢亡到唐興, 兩個朝代間隔了近四百年。期間經歷了混亂的三國、魏晉南北朝,還有隋朝。
其中, 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崇胡重夷, 繼而下令避“胡”諱。《太平禦覽·趙錄》所記載的“ 石勒諱‘胡’,胡物皆改名。”
胡姓的外來農作物們也沒逃過這輪改名風波。
相似改名風波在隋朝又來一次。在杜寶的《拾遺錄》中可以找到相關記錄, 比如“隋大業四年避諱, 改胡瓜為黃瓜”。
經過這兩輪的避諱, 漢朝傳入的外來“胡姓”農作物就有了我們如今熟悉的名稱。
此前提到走陸路從西邊傳入農作物的朝代, 一集中在漢朝,二是在唐朝。唐朝年間引入的物種逃過了前兩次的避諱, 也就繼續著“胡”姓。
做個歸納, 胡姓農作物, 多是從北方或西北而來。其引入中國時間早, 大部分在漢朝年間。
再看選項C“番”姓, 它是繼“胡”姓之後, 另一大外來農作物家族。
恰如廣為人知的“番薯”,此類作物多是美洲傳來的,時間集中在明朝年間。像是番茄、番豆(花生)、番麥(玉米)、番椒(辣椒)等等。
這一批農作物的命名較為駁雜。因為引入時缺乏統一的書面語,各自都著不同地區的別名。以辣椒舉例,它又被叫做海椒、辣子、辣角等等。
從命名方式或能看出“胡姓”與“番姓”農作物的引入方式不同。前者起於張騫鑿空西域,獲得大漢朝官方支持,命名較為統一。
後者起於歐洲船隊抵達明朝,從民間多點散發式引種。
真正成規模種植需等到清朝年間,在很長一段時間內,其名稱是各地各叫各的。
人過留影,雁過留痕。不同朝代的氣象與底色亦會留存於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中,從外來農作物的命名之中窺得一二。】
鏡前,嬴政與朱元璋不約而同地點頭。
兩人立刻開始思考,由大秦/大明主動引入的農作物該冠以什麽稱呼呢?這個問題記錄下來了,繼續看視頻。
【再看B選項。比起“胡”與“番”,西姓農作物遠稱不上望族。
舉例唐末傳入的西瓜、明朝傳入的西番菊(向日葵),清末傳入的西蘭花,它們的原產地不一樣且傳入時間也不同。西姓家族成員就像是大雜燴,共同點是都是從西邊來的。
最後的選項D“洋”姓,它就很好理解了,是與西洋傳教士的活動相關。
類似於洋芋(土豆)、洋蔥、洋莓(草莓)、洋橄欖(油橄欖)等等,這些作物有些早就傳入中國,但一直沒有引得重視,在文獻中罕見其身影。時至清朝,它們才開始逐漸活躍於餐桌上。
除了以上四大家族外,還有一些外來稱呼。
最有名的是張騫帶回來的葡萄與苜蓿,分別是古時大宛語bu-daw與buk-suk的音譯。
現在大致了解了農作物的命名方式,再把鏡頭轉回張騫鑿空西域。
漢武帝建元三年(公元前138年),張騫啟程向西而去。他出使西域的最初目標並非帶回新物種,而是奉劉徹的旨意,要去聯合大月氏一起對抗匈奴。
談到對抗匈奴,很多人會比較秦漢兩朝。
始皇三十二年(公元前215年),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拒匈奴。後來秦朝又征徭役修建了秦長城將其攔截於關外。
對於此事,《史記》有載,始皇帝之所以做此決策,與聽聞前燕國術士盧敖做出讖言“亡秦者,胡也”有關。
彼時,始皇帝已經踏上求仙之路,但解讀他的政令時不可一味歸於迷信之說,荒唐地認為他會為一句讖言就發兵北征。
出兵與造長城,其實與當時的局勢相關。
六國已經被滅,理論上哪一股勢力會對大秦造成威脅?
將「胡」字解讀為北方的匈奴胡人,符合一般正常邏輯。
我們已經知道秦漢時期處於暖期,而且在秦朝末年氣溫不斷穩定上升。
這種環境對中原王朝是風調雨順的好日子,對於北方勢力也一樣。匈奴能在草原上獲得更多食物,以而有力量變得越來越兵強馬壯。
回溯歷史,匈奴確實在秦滅漢興之際不斷發展壯大。
換句話說,秦始皇北抗匈奴的策略大方向上頗有前瞻性,而不是聽了讖言後的糟糕決定。
現在有人說漢朝的匈奴比秦朝的兇猛,所以秦始皇壓根就不用興師動眾去對抗匈奴,這就是典型的倒果為因。
假設始皇三十二年,秦朝沒有在匈奴勢弱時對其迎頭痛擊,誰能保證在氣候穩定的溫暖期匈奴不會迅速壯大?
令人唏噓,此“胡”的威脅被滅,但彼“胡”的危害難測。一語成讖,似逃不出的預言宿命,秦朝終是亡在了胡亥手中。】
嬴政瞧到這裏,不免又想起胡亥在歷史上的狠毒又愚蠢行為。此子如今仍舊天真,但那股活潑勁頭被他布置的一堆功課淹沒了。
還不夠,明天起再多加些功課。
嬴政被“亡秦者胡也”再次紮心,覺得對胡亥的教育可以更多一些。
從書本課業發展到實踐,讓胡亥深切認識秦朝一統天下的不易。敢搞破壞的皇子,就等著被大義滅親。
再把關註點放到給出這句讖言的盧敖身上,將其祖籍與名字都給記了下來。
如今不搞修仙問長生了,但不甘心讓術士們就此悠哉度日,總得把他們給充分使用起來才好。
怎麽用呢?
嬴政心裏已有大致方向。
之前聽咕咕講丹藥有毒,術士們煉出的元水是讓屍身不腐,而非讓活人青春永駐。
這給了他一些靈感。
換個角度看,術士們頗有創造性才能搞出讓屍體防腐爛的方法。那就別浪費其探索本領,圈定一些於國家發展有利的方向,讓他們去搞發明。
事情要一件件辦,等把具體如何使用方士的方案擬定後,再召其入鹹陽。
眼下,將關註點放回張騫西域行,此子最初出使西域的軍事目標達成了嗎?
水鏡:【張騫帶著一百多人的隊伍,懷揣聯合大月氏共同禦敵的使命踏上了河西走廊。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匈奴騎兵,百人隊伍被俘。這批人被匈奴關押了,一關就是十年。
十年後,匈奴的看守們終是放松警惕。
張騫帶著屬下開啟了大逃亡之路,他仍未忘記最初的使命。終於抵達大月氏國都,可是勸說一年多也沒令其君王同意聯合剿滅匈奴的計策,只能無奈離去。
在返回大漢途中,他再次被匈奴抓了,又被關了一年多。後來匈奴發生了繼承王位的動亂,他才得以再次逃脫。
時隔十三年,張騫重返大漢。出發時的百人隊伍,只剩張騫與祖籍匈奴的翻譯甘夫活著回到長安。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
盡管最初的出使目標未能完成,但是此次外交之行途徑西域多國,在歷經劫難後獲得了各種詳實數據,例如地形地貌、風土人情、人口兵力等等。
這些實地考察所得是無比珍貴的情報,為大漢後來的抗擊匈奴與西征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說回新物種,張騫也把它們帶回了長安,豈止是給人多了幾種吃食。
此處放一張表格,需要者截屏,列舉出了漢朝絲綢之路上的新物種。表格1.JPG
比如苜蓿,它的生長能力極強。開始是作為飼養馬匹的上佳飼料,而後來在災荒年間也被用作救災食物之一。
再如芝麻。
可能有觀眾留意到了,我在引進芝麻的括號裏打上了一個※號,因為芝麻的原產地有爭議。
在過去的文獻認為它是從西邊引種的。
比如北魏的《齊民要術》中記載:“胡麻,漢張騫從外國得胡麻子。”
又如宋朝沈括在《夢溪筆談》中寫到“漢使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,故名胡麻。”
二十世紀五十年代,考古證據卻表明芝麻在中國的生長歷史遠早於漢朝。
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與杭州水田畈遺址,都發現了炭化芝麻籽粒,其距今約四千五百多年。
由此可見,早在張騫出使前,芝麻已經在中國生長了。
且不論起源地,此處要說由它在漢朝悄悄引發的一場烹飪革命——芝麻油,從漢朝起逐步登上歷史舞臺。
先秦時期,人們的主要烹飪方式是烤、煮、蒸。
其中也有用到“油”,當時多稱之為“膏、脂”,是取用動物油。
等到了漢朝,人們開始利用起了植物榨油術。芝麻油被制作出來,最初被用到軍事領域。】
嬴政眼睛一亮,這事要細說!
就聽水鏡子播放著:
【《三國志》記載:“孫權至合肥新城……灌以麻油,從上風,火燒賊攻縣”。麻油作為火攻輔助武器登場。
《齊民要術》描述了漢朝榨油使用芝麻、麻籽、蕪菁等植物。它也記載了目前可查的中國第一道炒菜,即銅鍋例做出的芝麻油炒雞蛋。②
不過,炒菜的普及過程很緩慢。
一方面是榨油術不夠成熟,另一方面受限制於無法低價規模性生產導熱性好的炊具鐵鍋。
直至宋朝,炒、煎開頭的食物才越來越多,而用到的食用油也多是芝麻油。
《夢溪筆談》:“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,不問何物皆用油煎”。
也許,有人好奇古今大不同。
如今吃的食用油多見大豆油、菜籽油、花生油、玉米油等,為什麽芝麻油能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獨占鰲頭?大豆從先秦就開始廣泛種植,大豆油在古代怎麽不是油王呢?
原因簡單,這取決於植物本身的含油量與當時提取油脂的技術水平。
明朝末年的《天工開物》對各類常見含油作物進行研究分析。
以當時的技術,測出含油量排在榜首的是芝麻51.8%,而大豆只有15.6%。換算成出油率,芝麻是33.3%,大豆只有7.5%。③
這就是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,植物食用油多用芝麻的原因。
元朝,越冬型油菜傳入中原。
菜籽的出油量雖不及芝麻,但也能到25%。漸漸,菜籽油也占據了食用油市場的部分份額。
等到清朝時期,情況發生了變化,含油量相對較低的大豆後來者居上了。
憑什麽呢?
自然是憑借榨油技術升級。有關古代榨油術的變化,涉及機械制造,就是另一段故事了。
關於大豆,它能引出的不只是機械變革史。
本集加更閑聊的一桌菜,僅剩最後那盤皮蛋豆腐沒有講,而豆腐亦是使用大豆作為原材料制作而成。制豆漿易,制豆腐就需神奇技術,需打開化學世界的大門。
既然有關大豆的故事一兩句講不完,會分散到之後的視頻裏再談。
我真沒有隨意挖坑。請大家期待下個新主題《砸開煉丹爐,扒一扒神秘的古代化學》。
下集見。】
嬴政緊握毛筆,只覺一股氣不上不下地卡在嗓子眼。他期待的具體煉油方法,竟是被放到了以後再談。
不僅如此,前幾天靈光一閃把豆漿給磨出來了,正想要聽聽大豆的其他妙用。為什麽這集視頻偏偏斷在此處?豆腐實圖已經放出來,具體制造方式也要等下集揭秘。
七天,還要等七天才能看到下一集更新。
化學又究竟是什麽玩意?
夜半三更時,嬴政只想大喊:催更!
作者有話說:
①農作物名稱演變,參考《從中國常見農作物的漢語別名看其產地及輸入》,陳朝鮮,期刊《農業考古》2011年01期
②《齊民要術》:
“收子壓取油,可以煮餅。一傾收二百石,輸於壓油家。”
“打破(雞蛋),著銅鐺中,攪令黃白相雜。細軍蔥白,下鹽米,渾鼓。麻油炒之。甚香美。”
③植物油與動物油的使用資料:《中國制油史》,何東平, 袁劍秋, 崔瑞福主編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